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56|回复: 0

驳《圣诞错封》私人定制加印论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19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774
发表于 2013-7-7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春清先生在《中国集邮报》2006年10月10日发表文章,认为专用图普通邮资封片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对其观点进行了仔细考察,笔者认为所谓“问题”其实正好体现了专用图普通邮资封片的特色。 1.不需要重新定义名称,事后编号也可以。 这类封片就是普通邮资封片,这项业务就是开放普通邮资封片的权限,让地方也可以进行申明请。一开始这些地方申印的普通邮资封片也印刷了很多的白封白片,供普通集邮者使用,直到2002年5月《关于一次性发行普通邮资封片印量等问题的通知》(局计财资调函〔2002〕53号)才因“防止库存的积压”规定“从2002年5月份开始不再向各省下发分配普通邮资片……不印刷普通邮资封”。而供全国申请使用的“全国版”,则一直有白封白片供普通用邮者使用,包括2005年的《麒麟送子》。而即使那些单位申请到的邮资封片,也是以公开出售的方式出售。并未像邮票那样区分“通信”和“集邮”,看那些游客进入景区拿着门票盖戳的好奇表情,就可以知道这类邮资封片不是专供集邮者使用。而无论“专用图普资封片”、“地方申印普通邮资封片”等,其主语都是普通邮资封片,说明大家对其普通邮资封片的属性都是认可的,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对其做专门的名称,搞专门的缩写。 笔者有一本《2006安徽邮政广告媒体精选图录》,翻开之后可以看到,除了普通邮资封片,还有邮资信卡(XK7《婴戏图》)、贺卡型信封、贺卡型信卡、贺年明信片等都在其中,更有专门提到的国际邮资明信片(《放风筝》、《大地之春》、国际减资邮资封《麒麟送子》)。这是从1998年正式开始的邮政广告业务,选用的载体就是贺年邮资封片卡和普通邮资封片、邮资信卡等作为申印的载体。普通邮资封片不过是载体之一。全国版和地方版也不是集邮者自己区分的,而是有明确规定。所谓全国版就是供全国各地申请的,起印数量是5000枚及倍数;而专用图的规定是“客户一年内印刷量达到200万枚以上,且首批印量达到50万枚可申请一枚专用邮资图”。 既然“普通邮资封片发行时是没有编号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强求。对其编号的是人民邮电出版社在编撰《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时所为,只是为了查询,研究方便。而《上海集邮》对其编号的方法是按年度编号。那么前期没有进行编号,后期按照发行日期的顺序进行编号岂不是更好?将之列之哪个行列,完全是集邮者自己的看法。笔者个人认为,不需要将“寻医问药咨询卡”、“526封”等预印地址的封归为专用邮资信封,可以看成是早期普通邮资封片的加印。这是以地邮政广告业务的摸索阶段,自然与后期的正式邮政广告业务有所区别。 2.发行日期确实比较混乱。 这是必须承认的一点。各地申请的普通邮资封片要一次达到50万枚才可以开印,而批准的日期可能早就过去了。除非申请部门有意搞首发式或特意规定发行日期,或者50万枚能提前达到,并且印刷好的封片能运到申请部门手中,而申请部门又能在首日开始销售,否则真正的发行日期就不是规定的发行日期了。也就是说,光靠加印的普通邮资封片,无法完全满足首日准时发行的要求。 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促进邮政广告业务发展的高度来解决。要么让地方重视起来,要么让邮政主管部门重视起来。 现在各地非常重视申请各类邮票题材,有些为一套邮票进行了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如果他们能意识到邮资封片同样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而且门槛要大大降低,那么申请者就会更多。那么怎么让他们了解这样的情况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宣传,除了申请专用邮资图的成功示范效应之外,就是进行隆重的首发式。地式申请了一个邮资图,因为种种原因不重视日期。如果硬性规定申请专用图的单位必须在规定发行的日期进行首发式,在首日公开出售,让全国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封片发行,各地媒体的竞相报道是最好的广告宣传,也能促进新的客户的加入,而且是也能得到集邮者的认可。 解决发行日期的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在发行的首日发行白封白片。在2002年以前,普通邮资封片白封白片大多都能首日发行,只是因为当时白封白片发行太多,导致打折深重。但之后取消白封,大大减少白片发行期量的做法有点因噎废食了。主管部门如果能意识到满足集邮者需求很重要的事情,想必做法也会有所改进。 3.这类题材看似随意,却遵循邮政广告业务的规律。 有些集邮者要求年前提供普通邮资封片的选题计划,这是典型的不懂得专用图邮资封片的特点。在各地未申请之前,就连邮政主管部门都不知道要发行什么,怎么可能有选题计划? 这类邮票的选题虽然是申请地方提出的,却也经过了审核,并不是张文中提到的“申印单位申请什么图案,就批准印刷”,笔者知道很多申请的题材没有通过审批。而仔细看过《关于邮票选题的若干规定》之后,发现其中并未提到已经发行过邮票题材不能再次发行邮资票品。而且除了普通邮资封片外,其他类型的邮资票品题材也在进行着重复。邮票题材重复的原因,一是强者恒强的规则所决定的,二是由普通邮资封片申印机制所决定的,但也受到邮政广告的规律制约。我国邮票题材看似十分丰富,具体到一个市县,能够提出来的题材不过几个。这点不妨读者以自己所在的市县斟酌斟酌,看能提出几个?提出的题材必须是健康,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才能为全国的用户所接受。就是全国版的《菊花》、《中国结》、《芙蓉花》、《牡丹》、《大地之春》《麒麟送子》等,也是遵循着这个规律。“马踏飞燕”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给各个景区充当门票是最合适不过了,才能做到2002年至今盛行不衰。而2005年的《映日荷花》明显比《信达天下》要受欢迎。能满足专用图邮资门票的景点,必然是那些客流量很大的景点,而这些景点,必定多是世界遗产、全国著名景区,那么他可能早就发行过邮票。而一个景区之中,能够在全国著名的具体景点,恐怕也就那么几个。所以题材重复也就不奇怪了。 再者,每类题材都有其特点,我们不能指望普通邮资封片包办所有可能发行的邮票题材。 集邮者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以为什么东西都是为自己发行的,多做换位思考。具体到这项业务上,多考虑一下这项业务的特点,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牢骚。而邮政部门要是也能做换位思考,要认识到这项业务开展的成功基础是在邮资票品的权威性之上,而专用图邮资封片收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集邮者。让集邮者能接受、收集这些邮品,那么这个市场无意中就扩大了很多,流通的速度加快了,宣传作用更好了,还愁这项业务不能发展吗?中国集邮报《试分析地方申印专用邮资图普通封(片)存在的问题》的商榷 据统计济南,邹城,临沂,中山,鄂州,奉化,廊坊等十多个城市的邮友藏有《圣诞错封》。从此看来,《圣诞错封》是由邮局正常发行,自然流通的品种。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邮币卡互动网社区

GMT+8, 2024-6-14 05:55 , Processed in 0.0420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